Ethan's Blog


  • Home

  • Archives

  • Tags

  • Search

Iterator Design Pattern

Posted on 2020-12-23

迭代器模式的原理和实现

迭代器模式(Iterator Design Pattern),也叫作游标模式(Cursor Design Pattern)。它用来遍历集合对象,这里说的“集合对象”也可以叫“容器”、“聚合对象”,实际上就是包含一组对象的对象,比如数组、链表、树、图、跳表。迭代器模式将集合对象的遍历操作从集合类中拆分出来,放到迭代器类中,让两者的职责更加单一。

迭代器是用来遍历容器的,所以,一个完整的迭代器模式一般会涉及容器和容器迭代器两部分内容。为了达到基于接口而非实现编程的目的,容器又包含容器接口、容器实现类,迭代器又包含迭代器接口、迭代器实现类:

大部分编程语言都提供了遍历容器的迭代器类,我们在平时开发中,直接拿来用即可,几乎不大可能从零编写一个迭代器。不过,这里为了讲解迭代器的实现原理,我们假设某个新的编程语言的基础类库中,还没有提供线性容器对应的迭代器,需要我们从零开始开发。线性数据结构包括数组和链表,假设在这种新的编程语言中,这两个数据结构分别对应 ArrayList 和 LinkedList 两个类。除此之外,我们从两个类中抽象出公共的接口,定义为 List 接口,以方便开发者基于接口而非实现编程,编写的代码能在两种数据存储结构之间灵活切换。

现在,我们针对 ArrayList 和 LinkedList 两个线性容器,设计实现对应的迭代器。按照之前给出的迭代器模式的类图,我们定义一个迭代器接口 Iterator,以及针对两种容器的具体的迭代器实现类 ArrayIterator 和 ListIterator。我们先来看下 Iterator 接口的定义:

Read more »

State Design Pattern

Posted on 2020-12-23

什么是有限状态机?

有限状态机,英文翻译是 Finite State Machine,缩写为 FSM,简称为状态机。状态机有 3 个组成部分:状态(State)、事件(Event)、动作(Action)。其中,事件也称为转移条件(Transition Condition),事件触发状态的转移及动作的执行。不过,动作不是必须的,也可能只转移状态,不执行任何动作。

在超级马里奥中,马里奥可以变身为多种形态,比如小马里奥(Small Mario)、超级马里奥(Super Mario)、火焰马里奥(Fire Mario)、斗篷马里奥(Cape Mario)等等。在不同的游戏情节下,各个形态会互相转化,并相应的增减积分。比如,初始形态是小马里奥,吃了蘑菇之后就会变成超级马里奥,并且增加 100 积分。

实际上,马里奥形态的转变就是一个状态机。其中,马里奥的不同形态就是状态机中的“状态”,游戏情节(比如吃了蘑菇)就是状态机中的“事件”,加减积分就是状态机中的“动作”。比如,吃蘑菇这个事件,会触发状态的转移:从小马里奥转移到超级马里奥,以及触发动作的执行(增加 100 积分)。为了方便接下来的讲解,我对游戏背景做了简化,只保留了部分状态和事件:

我写了一个骨架代码,如下所示。其中,obtainMushRoom()、obtainCape()、obtainFireFlower()、meetMonster() 这几个函数,能够根据当前的状态和事件,更新状态和增减积分:

Read more »

Chain of Responsibility Design Pattern

Posted on 2020-12-20

职责链模式的原理和实现

职责链模式的英文翻译是 Chain of Responsibility Design Pattern。它是这么定义的:

Avoid coupling the sender of a request to its receiver by giving more than one object a chance to handle the request. Chain the receiving objects and pass the request along the chain until an object handles it.

翻译成中文就是:将请求的发送和接收解耦,让多个接收对象都有机会处理这个请求。将这些接收对象串成一条链,并沿着这条链传递这个请求,直到链上的某个接收对象能够处理它为止。在职责链模式中,多个处理器(也就是刚刚定义中说的接收对象)依次处理同一个请求。一个请求先经过 A 处理器处理,然后再把请求传递给 B 处理器,B 处理器处理完后再传递给 C 处理器,以此类推,形成一个链条。链条上的每个处理器各自承担各自的处理职责,所以叫作职责链模式。

第一种实现方式如下所示。其中,Handler 是所有处理器类的抽象父类,handle() 是抽象方法。每个具体的处理器类的 handle() 函数的代码结构类似,如果它能处理该请求,就不继续往下传递;如果不能处理,则交由后面的处理器来处理(也就是调用 successor.handle())。HandlerChain 是处理器链,从数据结构的角度来看,它就是一个记录了链头、链尾的链表。其中,记录链尾是为了方便添加处理器:

Read more »

Strategy Design Pattern

Posted on 2020-12-19

策略模式的原理与实现

策略模式,英文全称是 Strategy Design Pattern。它是这样定义的:

Define a family of algorithms, encapsulate each one, and make them interchangeable. Strategy lets the algorithm vary independently from clients that use it.

翻译成中文就是:定义一族算法类,将每个算法分别封装起来,让它们可以互相替换。策略模式可以使算法的变化独立于使用它们的客户端。工厂模式是解耦对象的创建和使用,观察者模式是解耦观察者和被观察者。策略模式跟两者类似,也能起到解耦的作用,不过,它解耦的是策略的定义、创建、使用这三部分。

策略的定义

策略类的定义比较简单,包含一个策略接口和一组实现这个接口的策略类。因为所有的策略类都实现相同的接口,所以,客户端代码基于接口而非实现编程,可以灵活地替换不同的策略。示例代码如下所示: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19
20
21
22
public interface Strategy 
{
void algorithmInterface();
}

public class ConcreteStrategyA implements Strategy
{
@Override
public void algorithmInterface()
{
// 具体的算法...
}
}

public class ConcreteStrategyB implements Strategy
{
@Override
public void algorithmInterface()
{
// 具体的算法...
}
}
Read more »

Template Method Design Pattern

Posted on 2020-12-16

模板模式的原理与实现

模板模式,全称是模板方法设计模式,英文是 Template Method Design Pattern。它是这么定义的:

Define the skeleton of an algorithm in an operation, deferring some steps to subclasses. Template method lets subclasses redefine certain steps of an algorithm without changing the algorithm’s structure.

翻译成中文就是:模板方法模式在一个方法中定义一个算法骨架,并将某些步骤推迟到子类中实现。模板方法模式可以让子类在不改变算法整体结构的情况下,重新定义算法中的某些步骤。这里的“算法”,我们可以理解为广义上的“业务逻辑”,并不特指数据结构和算法中的“算法”。这里的算法骨架就是“模板”,包含算法骨架的方法就是“模板方法”,这也是模板方法模式名字的由来。

原理很简单,代码实现就更加简单,我写了一个示例代码,templateMethod() 函数定义为 final,是为了避免子类重写它。method1() 和 method2() 定义为 abstract,是为了强迫子类去实现。不过,这些都不是必须的,在实际的项目开发中,模板模式的代码实现比较灵活:

Read more »
1…333435…55
necusjz

necusjz

274 posts
16 tags
© 2016 - 2025 necusjz
Powered by Hexo
Theme - NexT.Mis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