Ethan's Blog


  • Home

  • Archives

  • Tags

  • Search

解耦

Posted on 2020-11-17

解耦为何如此重要?

软件设计与开发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就是应对复杂性。人处理复杂性的能力是有限的。过于复杂的代码往往在可读性、可维护性上都不友好。那如何来控制代码的复杂性呢?手段有很多,我个人认为,最关键的就是解耦,保证代码松耦合、高内聚。如果说重构是保证代码质量不至于腐化到无可救药地步的有效手段,那么利用解耦的方法对代码重构,就是保证代码不至于复杂到无法控制的有效手段。

实际上,“高内聚、松耦合”是一个比较通用的设计思想,不仅可以指导细粒度的类和类之间关系的设计,还能指导粗粒度的系统、架构、模块的设计。相对于编码规范,它能够在更高层次上提高代码的可读性和可维护性。

除此之外,代码“高内聚、松耦合”,也就意味着,代码结构清晰、分层和模块化合理、依赖关系简单、模块或类之间的耦合小,那代码整体的质量就不会差。即便某个具体的类或者模块设计得不怎么合理,代码质量不怎么高,影响的范围是非常有限的。我们可以聚焦于这个模块或者类,做相应的小型重构。而相对于代码结构的调整,这种改动范围比较集中的小型重构的难度就容易多了。

代码是否需要解耦?

间接的衡量标准有很多,前面我们讲到了一些,比如,看修改代码会不会牵一发而动全身。除此之外,还有一个直接的衡量标准,也是我在阅读源码的时候经常会用到的,那就是把模块与模块之间、类与类之间的依赖关系画出来,根据依赖关系图的复杂性来判断是否需要解耦重构。

当然,这种判断还是有比较强的主观色彩,但是可以作为一种参考和梳理依赖的手段,配合间接的衡量标准一块来使用。

Read more »

代码的可测试性

Posted on 2020-11-15

编写可测试代码案例实战

其中,Transaction 是经过我抽象简化之后的一个电商系统的交易类,用来记录每笔订单交易的情况。Transaction 类中的 execute() 函数负责执行转账操作,将钱从买家的钱包转到卖家的钱包中。真正的转账操作是通过调用 WalletRpcService RPC 服务来完成的。除此之外,代码中还涉及一个分布式锁 DistributedLock 单例类,用来避免 Transaction 并发执行,导致用户的钱被重复转出。具体的被测试代码如下所示:

Read more »

单元测试

Posted on 2020-11-13

什么是单元测试?

单元测试(Unit Testing)由研发工程师自己来编写,用来测试自己写的代码的正确性。我们常常将它跟集成测试(Integration Testing)放到一块来对比。单元测试相对于集成测试来说,测试的粒度更小一些。集成测试的测试对象是整个系统或者某个功能模块,比如测试用户注册、登录功能是否正常,是一种端到端的测试。而单元测试的测试对象是类或者函数,用来测试一个类和函数是否都按照预期的逻辑执行,是代码层级的测试。

这么说比较理论,我举个例子来解释一下: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19
20
21
22
23
public class Text 
{
private String content;

public Text(String content)
{
this.content = content;
}

/**
* 将字符串转化成数字,忽略字符串中的首尾空格
* 如果字符串中包含除首尾空格之外的非数字字符,则返回 null
*/
public Integer toNumber()
{
if (content == null || content.isEmpty())
{
return null;
}
//...省略代码实现...
return null;
}
}
Read more »

重构

Posted on 2020-11-11

重构的目的(Why)

软件设计大师 Martin Fowler 是这样定义重构的:

重构是一种对软件内部结构的改善,目的是在不改变软件的可见行为的情况下,使其更易理解,修改成本更低。

这个定义中有一个值得强调的点:重构不改变外部的可见行为。我们可以把重构理解为,在保持功能不变的前提下,利用设计思想、原则、模式、编程规范等理论来优化代码,修改设计上的不足,提高代码质量。

首先,重构是时刻保证代码质量的一个极其有效的手段,不至于让代码腐化到无可救药的地步。项目在演进,代码不停地在堆砌。如果没有人为代码的质量负责任,代码总是会往越来越混乱的方向演进。当混乱到一定程度之后,量变引起质变,项目的维护成本已经高过重新开发一套新代码的成本,想要再去重构,已经没有人能做到了。

其次,优秀的代码或架构不是一开始就能完全设计好的,就像优秀的公司和产品也都是迭代出来的。我们无法 100% 遇见未来的需求,也没有足够的精力、时间、资源为遥远的未来买单,所以,随着系统的演进,重构代码也是不可避免的。

最后,重构是避免过度设计的有效手段。在我们维护代码的过程中,真正遇到问题的时候,再对代码进行重构,能有效避免前期投入太多时间做过度的设计,做到有的放矢。

Read more »

迪米特法则 (LoD)

Posted on 2020-11-07

何为“高内聚、松耦合”?

“高内聚、松耦合”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设计思想,能够有效地提高代码的可读性和可维护性,缩小功能改动导致的代码改动范围。实际上,“高内聚、松耦合”是一个比较通用的设计思想,可以用来指导不同粒度代码的设计与开发,比如系统、模块、类,甚至是函数,也可以应用到不同的开发场景中,比如微服务、框架、组件、类库等。

为了方便我讲解,接下来我以“类”作为这个设计思想的应用对象来展开讲解,其他应用场景你可以自行类比。在这个设计思想中,高内聚用来指导类本身的设计,松耦合用来指导类与类之间依赖关系的设计。不过,这两者并非完全独立不相干。高内聚有助于松耦合,松耦合又需要高内聚的支持。

高内聚

所谓高内聚,就是指相近的功能应该放到同一个类中,不相近的功能不要放到同一个类中。相近的功能往往会被同时修改,放到同一个类中,修改会比较集中,代码容易维护。

松耦合

所谓松耦合是说,在代码中,类与类之间的依赖关系简单清晰。即使两个类有依赖关系,一个类的代码改动不会或者很少导致依赖类的代码改动。

内聚和耦合的关系

高内聚有助于松耦合,同理,低内聚也会导致紧耦合。关于这一点,我画了一张对比图来解释。图中左边部分的代码结构是“高内聚、松耦合”;右边部分正好相反,是“低内聚、紧耦合”:

Read more »
1…373839…55
necusjz

necusjz

274 posts
16 tags
© 2016 - 2025 necusjz
Powered by Hexo
Theme - NexT.Mist